复旦学生合唱团建团20周年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0-11-16

2010年11月14日19点,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建团20周年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正式上演。

我校前艺术教中心主任王世靖、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余震、合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何剑平、秘书长郑会武、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第一任常任指挥徐以忠等也莅临现场观摩指导。音乐会期间掌声此起彼伏,专家们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殷切寄语,希望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代表复旦大学,发挥上海高校合唱基地作用,为推广合唱做出表率。

音乐会以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在中国第一首合唱作品《春游》的歌声中拉开帷幕。之后黄自的《长恨歌》选段、《黄河大合唱》选段《黄水谣》等陆续上演,表现了解放前中国合唱作品的独特风格。之后,合唱团献上《咏梅》、《把我的奶名儿叫》、《雨后彩虹》、《你送我一枝玫瑰花》等经典作品,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合唱艺术不断蓬勃发展以及其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力。

在音乐会的后半段,《关雎》、《谷风》等《诗经》歌曲联唱和原创歌曲《玉门关》,将观众们带到了古时的世事情仇之中,给人以深远的遐想。而民歌《二泉映月》、《小河淌水》则为观众们展现了合唱作品的浓浓中国民族风和特有的艺术表现力。
在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歌曲《爱在复旦》和《复旦大学校歌》的歌声中,音乐会圆满落下帷幕,全场起立给予阵阵掌声。

本次音乐会,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为观众献上了多部中国合唱史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展现了中国合唱在100多年的历史中取得的长足进步及特有的生命力和巨大魅力。而选择中国第一所音乐院校——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为国立音乐院)作为此次音乐会的举办地,更让此次音乐会的主线显得格外鲜明和具有历史意义。

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成立于1990年,并于1995年立名。2005年,由于合唱团的出色表现,复旦大学被确定为“上海市大学生合唱艺术实践基地”。20年来,合唱团立足于校园合唱事业的推广,通过合唱这一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品味,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合唱团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演出活动,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热心服务社会的热情;此外,合唱团也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唱团的合作、交流、演出中,开阔了眼界,增进了友谊,传播了中国文化,扩大了复旦大学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文艺交流。

20年来,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曾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声乐比赛一等奖,频频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2007年7月,合唱团远赴德国、奥地利进行艺术交流活动,获得Vokal Total 2007第九届施泰尔国际合唱节表演金奖。合唱团还多次成功举办专场音乐会,足迹遍布东方艺术中心、上海大剧院、贺绿汀音乐厅等,频获嘉许。

二十年的积淀与发展造就了现在的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可以说,此次音乐会不仅推广了中国合唱,同时也展现了复旦学子的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如今,合唱团已经不仅是团员交流技艺、互相提高的舞台,更是团员们张扬个性,塑造人格的温馨家园。衷心祝愿复旦大学学生合唱团在未来能够走得更远,歌声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