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发布

2011年上海市民全国“两会”认知与评价大型调查

发布时间:2011-03-15

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于2011年3月14日发布了最新出炉的“2011年上海市民全国‘两会’认知与评价” 大型舆情调查结果。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运用国际先进的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调查设备,对覆盖上海市18个区县的208位公众进行了一项电话调查。在95%的置信水平下,抽样误差仅为±6.8%。这次调查是该国家级舆情调查中心迁入新址后的首次调查,此前该中心已先后就历年的全国“两会”、党的十七大、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过67次调查。

本次调查的被访者覆盖了上海地区各个年龄段、各个教育程度的成年公众。其中,男性占46.63%,女性占53.37%,18-35周岁的占32.21%,36-60周岁之间的占41.83%,61周岁以上的占25.48%。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为23.08%,高中或中专学历的为27.40%,大专学历的为19.71%,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为28.37%。

近九成公众对全国“两会”表示关注

微博新媒体成为公众关注“两会”动态一大渠道

2011年全国“两会”顺利闭幕,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对全国“两会”表现出较高的知晓度与关注度:87.02%的公众知道北京近期召开了全国“两会”,35.91%的公众表示“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其中“非常关注”占14.36%,“比较关注”占21.55%。

调查中,受访者主要通过电视媒体了解“两会”信息,比例达到49.82%,其次为网络(18.91%)、报纸(17.82%)和广播(7.27%)等。

市民高度关注“两会”的重要活动,全国“两会”的召开在上海市民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54.70%的公众表示收听、收看或阅读了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56.91%的公众表示收听、收看了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媒体成为上海市民关注“两会”动态的一大渠道,公众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关注“两会”动态,表达意见态度。调查中,通过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关注“两会”信息的公众比例均为17.12%。

民生问题是公众最关注的“两会”议题

物价成公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情系民生,发扬民主,提出了560多件议案和5762件提案。在“两会”诸多议题中,公众最关注的议题依次是民生问题(比例为66.30%),经济发展(11.60%)、反腐倡廉(8.29%)等。

 

公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依次是物价(26.44%)、住房(23.56%)、医疗(16.83%)、教育(8.17%)等。

当问及“今年‘两会’您印象最深刻的议案、提案有哪些”时,受访对象最关注的议案集中在民生方面,尤其是房价、医疗、教育等方面得到广泛关注,其次有关食品安全、个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议案也被部分受访对象提及,此外,少数受访对象还提出对同性婚姻、微博实名制等问题的关注。

逾七成公众表示“两会”提案能够反映民意

微言知大义,“两会”关民生。此次调查中,76.24%的公众表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能够反映民意,覆盖公众关心的社会热点话题,其中认为“非常充分”或“比较充分”的占43.64%。

“两会”已经落幕,但大家参政议政的热情没有消减。“两会”已经成为代表、委员们汇集民声民意,谋求发展的盛会。

 

总体而言,上海市民对本次“两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肯定,其中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公众占50.82%。


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创新基地”的重点建设项目,该中心目前占地约400平方米,设有电话调查实验室、焦点群体访谈实验室,网络舆情调查实验室、媒体内容分析实验室,是国内著名的舆情调查与研究机构。